【鎖管家族大挑戰】
澎湖花火節夜釣小管去!
小管、小卷和透抽是一樣的嗎?
A:是
B:不是

【小管、小卷和透抽一樣嗎?】
答案是…
A:是
「鎖管」二字是指「閉眼亞目」的眼睛上有著透明覆膜,因此有「鎖」字,再加上身體長長的像管子,結合起來就有『鎖管』這個稱呼。
那常聽到小卷、小管、透抽、中卷等,叫來非常饒舌也很難記,通常我們會用『鎖管家族』來稱呼牠們,因為臺灣有紀錄到的鎖管就有10種,其中劍尖槍鎖管、中國槍鎖管、杜氏鎖管為最常捕捉到的,劍尖槍鎖管更是捕捉中佔了90%左右。
但菜市場的分類方式其實都是以體型大小來判斷,小的就是小捲/小管,中的中卷/透抽,大的叫砲管等,但這都是比較方便漁夫們分類的稱呼,而不是他們真正的名字喔。

【章魚和花枝怎麼分辨?】
A:看手腕的數量
B:看頭的形狀
【 章魚和花枝怎麼分辨?】
答案是…
A:看手腕數量
章魚只有8隻手腕,而鎖管、軟絲、魷魚、花枝等,有10隻手腕(8隻腕+2之觸腕)喔!
【魷魚和鎖管怎麼分辨?】
A:看體型大小
B:看魚鰭的形狀
【魷魚和鎖管怎麼分辨?】
答案是…
B:看魚鰭的形狀
鎖館和魷魚可以透過鰭來分辨,魷魚的鰭是三角形,鰭會延伸到末端,而鎖管的鰭則是菱形,末端有凸出
【軟絲和花枝怎麼分辨?】
A:看內殼的構造
B:看體型大小
【軟絲和花枝怎麼分辨?】
答案是…
A:看內殼的構造
花枝的內殼是白色碳酸鈣的「骨板」,軟絲是透明的幾丁質薄殼。
【頭足類動物五大分辨方式】
- 分辨手腕數量
章魚只有8隻手腕,而其他像是鎖管、軟絲、魷魚、花枝等有10隻手腕(8隻腕+2之觸腕)。 - 內殼的顏色
花枝的內殼是白色碳酸鈣結構的「骨板」,而其他頭足類動物是透明的幾丁質內殼。 - 眼膜的顏色
魷魚和其他頭足類動物不同的是沒有透明的眼膜。 - 鰭的形狀
鎖管和魷魚可以透過鰭來分辨,魷魚的鰭是在末端整片三角形,而鎖管則是末端則是有突出而非完整三角形 - 體型形狀
軟絲和花枝都呈現扁橢圓形,主要差別在花枝有較明顯的紋路,軟絲則沒有紋路。
【湖夜夜釣小管為甚麼釣不到?】
通常在釣鎖管會挑人在5~9月左右的時間,其中以7~8月左右最佳,主要是這段時間正好是中國槍鎖管及杜氏鎖管為主的鎖管們正在澎湖附近海域洄游,因此要去釣小捲要挑對時間囉!
鎖管味道鮮美、價位高而深受國人喜愛,是台灣道地海鮮和休閒漁業重要資源,同時也是臺灣沿近海漁業中前10大重要經濟物種之一。
但近幾年來科學家發現數量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這免不了和環境變遷以及過度捕撈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我們在選購海鮮或是進行相關活動時,適量就好不要過量,這樣才可以讓整個海洋恢復喔。
2025科學營與國小科學課程,橫跨北台灣到南台灣桃園、中壢、平鎮、八德、龍潭、新竹、竹北、新豐、台南、高雄
【黑洞科學等你來一起成為科學家!】
最棒的國小科學營隊,豐富的科學課程與實驗,專業的科學師資,讓孩子愛上科學的開始!